光明文选(Risalei Nur) WhatsApp Channel

光明文选(Risalei Nur)

68 subscribers

Similar Channels

Swipe to see more

Posts

光明文选(Risalei Nur)
光明文选(Risalei Nur)
6/21/2025, 1:40:06 AM

有力的比喻 你们说:“你在《箴言集》中大量使用了比喻性推理(kıyas-ı temsili)。然而,在逻辑学中,这种形式的类比并不能用来表达确定的知识。在需要确定性判断的命题中,必须使用严格的逻辑证明(burhan-ı mantıkî)。而比喻性推理通常只用于伊斯兰法学,用于那些需要高度可能性判断的问题。” “你还以故事的形式使用这些比喻。故事往往并不真实,大多为虚构,甚至可能与事实相悖?” 回答:逻辑学虽然确实要求“比喻性推理不表达绝对确定的知识”,但比喻性推理中有一种类型,其证明力远远强于逻辑学的严格推理证明,甚至比三段论中最强的形式还要有力。 这种形式是这样的:通过一个具体的比喻,指出某个普遍真理的端倪,将判断建立在这个普遍真理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展示那个真理的规律,使人认识普遍真理,并将特定的事物归结为真理。例如: “太阳由于光明的特性,虽然只是一个单一的存在,但通过发光,却能同时出现在所有反光物体身上。”这个比喻显示了一项真理的法则:光和发光体不受限制,对它来说,远与近没有区别,多与少相同,空间无法限制它。 再例如: “一棵树的果实和叶片都在同一时间、以同样的方式、轻松而完美地形成,它们都是在一个中心,通过一个命令所产生的规律而形成的。”这是一个比喻,它展示了一种普遍规律,揭示一项伟大真理的端倪。这种规律和真理确定无疑地道明:整个宇宙如同这棵树,是那规律、真理和独一性的一种彰显,是其运行的领域。 《箴言集》中所有比喻性推理都属于这一类型,它们的证明力比逻辑学最强的推理更有力,更能使人确信所证明的真理。 (译自努尔斯《箴言集》三十二·二·八)

Post image
Image
光明文选(Risalei Nur)
光明文选(Risalei Nur)
6/20/2025, 3:56:59 AM

复活的层次 谈到复活,就顺便说说《古兰经》在证明复活时展示的一个真实深刻的亮点。 这一连串思绪的结论说明,为了审核人类,为了给予他们永恒幸福的机会,若有必要,整个宇宙就会被摧毁。而且摧毁与更新宇宙的大能确实存在,就在眼前被观视。 复活有多个层次。有些层次,必须明确认知,对它的信仰是义务;另一些层次则根据灵性的品级和理性发展的程度而显现,需要更深的知识加以理解。 为了证明最基本、最容易理解的复活层次,智慧的《古兰经》明确有力地展示出一种整个复活日全景的大能。所有人的都必须信仰复活的基本层次: “人死后,灵魂前往另一个领域。身体虽然腐烂,但人体有一个被称为‘尾骨’(عَجْبُ الذَّنَب)的小部件不会朽坏。造物主将在此基础上重建人体,将灵魂归还给人体。” 这个层次的复活非常简单,每年春天都能通过数百万个实例看到复活的可能性。 有时,为了证明这个层次的复活,《古兰经》的许多经文展示一种活动的无限大能,这种大能使所有的原子复活。经文时时展示一种大能和智慧的迹象,凭着这种大能和智慧,所有的生物死而复活;凭着这种大能和智慧,星辰可被驱散,苍穹可被粉碎。为了展示这种大能和智慧,所有的生灵统统死亡,然后随着号角吹响,它们又纷纷复活。凭着这一大能和智慧,地球可被彻底摧毁,群山如采绒般飞散,高山变平原,大地变得更美。 由此可见,除了人人都需认知和信仰的基本复活层次外,还有许多其他复活的层次也在这一大能与智慧的安排中得以实现。如果至睿的智慧需要,在人类复活与再生的同时,他也会落实其他层次的复活,或者至少落实其中的重要部分。 (译自努尔斯《箴言集》三十二·二·七)

Post image
Image
光明文选(Risalei Nur)
光明文选(Risalei Nur)
6/19/2025, 12:40:24 PM

创造的果实 有一次,我正在沉思关于“独一性”(Ehadiyet)的奥秘时,凝视着我房前那棵梧桐树上的果实。此时,一连串启迪性的想法涌上心头,我将其原封不动地用阿拉伯语写于此处: “这些果实和种子都是主宰智慧的奇迹,是神圣艺术的奇观,是仁慈的馈赠,是独一创造的明证,是来世恩泽的喜讯,是确凿的见证。正如它们都是造物主无所不及的大能和包罗万有的知识的视镜和真实的见证,他以仁慈、知识、创造、管理、造化、赋形包罗万有。太阳如种子,星辰如鲜花,大地如种子,创造、管理、造化、赋形不能使他疲倦。所有的果实和种子,在繁多之中都是统一的镜像,是前定的指示,是大能的象征。如此繁多的事物出自唯一的源泉,始于唯一的创造者,从造化和赋形中见证独一的创造者,最后终结于永恒独一的主宰,在造化和管理中参悟创造者的智慧。它们都是智慧的暗示,说明万有的创造者以整体目光关注每一个个体,对任何个体的眷顾无微不至。若果实是创造树木的最显著目的,那么人类就是这个宇宙的果实,人是创造万有的造物主的最显著的目的。心灵犹如种子,心灵是造化万有主宰的最光辉的镜子。基于这种智慧,人类作为万有中最微小的存在,却成了这些被造物中最明显的核心,是复活与集合之场的核心,是这个世界解体、更替、更新的中心。” 这段阿拉伯文如此开篇: “赞主清净!他将大地的花园变为其造化的展示场、天然集合场、大能展览馆、智慧的运行之所、仁慈的花圃、天堂的耕地、被造物的通道、存在的河流、被造物的计量器。他使动物五彩缤纷,使飞鸟美若锦绣,使树木硕果累累,使植物繁花似锦。这些都是他知识的奇迹,匠艺的奇迹,慷慨的馈赠,温馨的明证。花朵以佳美的果实而欢笑,飞鸟在拂晓微风中啼鸣,雨水在花朵脸颊上呢喃,母亲对婴儿无微不至,这些都是爱的标识,是至仁主的关爱,是慈悯者的怜悯,是施恩者对人类、精灵、灵魂、动物、天使与灵体的无限恩典。” 对这段阿拉伯文思绪的内容,可简要归结如下: 所有的果实和其中的种子,都是造物主智慧的奇迹,是神圣艺术的奇观,是神圣恩惠的礼物,是至尊独一性的物质证据,是后世神圣恩惠的报喜者,是其无所不包的大能与普及万有知识的忠实见证者。在这个多样性世界的各个角落,像这棵大树一样茁壮成长的万千物种,全都是独一创造的视镜,把人们的目光从纷繁引向统一。它们以自身的状态语言倾诉: “不要在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中迷失、沉溺!整棵树都与我们同在,它的多样性尽纳于我们的统一性。” 作为果实之“心”,每一粒种子也同样是统一性的物质镜子,它通过内在的记念,重复诵读着整棵树以状态语言赞颂的诸多至尊的美名。 这些果实和种子不仅是统一性的镜子,也是前定的显著迹象、大能者的具象符号:前定通过它们暗示,造物主的大能通过它们指示: “就像这棵树的众多枝条源自一粒种子,表明这棵树的创造者在创造和设计方面具有独一性。这棵树在茁壮成长后,将其全部本质凝聚于一颗果实,将全部意义存储于一粒种子,以此展现大能造物主在创造与安排中的智慧。” 同样,这宇宙之树的存在发自统一之源,由造物主养育。人类作为这棵宇宙之树的果实,在这个众多存在的世界中展示了统一性;而人的心灵,也能用信仰的眼睛,在万象之中看见独一的秘密。 果实和种子,也是造物主智慧的告示牌。智慧通过它们向有知觉的存在表明: “就如那全面注视整棵树的目光,对大树的全盘安排最终落实于一颗果实。因为这颗果实是那棵树的缩影。树的目的就是果实。而那种全面性的目光与安排,也同时落实于果实内的每一粒种子,因为种子中承载着整棵树的意义和目录。由此可见,关照这棵树的养育者,带着与全树相关的全部至尊美名,将其目的和创造目标聚焦在每一颗果实。” “有时为了那小小的果实,这棵大树被修剪、被砍伐、被部分损毁,从而使大树更新。为了结出更美好、更长存的果实,果树被嫁接。” 同理,人类作为宇宙之树的果实,是宇宙存在与创造的目标,是万物被造的终极目的。而作为那果实种子的人心,则是宇宙创造者最明亮、最全面的镜子。正是由于这个智慧,渺小的人类竟成了巨大变革的支点,成为承载复活与审判的焦点,成了宇宙被毁灭和更新的原因。为了大审判,世界之门被关闭,后世之门被开启。 (译自努尔斯《箴言集》三十二·二·六)

Post image
Image
光明文选(Risalei Nur)
光明文选(Risalei Nur)
5/25/2025, 2:53:48 AM

登霄的比喻 第二个比喻: 国王作为全军统帅,其称号在军队的各个单位都有特殊的体现,上从全军总部,下到具体的连队,无不显示统帅的存在。例如,一个普通士兵从班长那里看到统帅的迹象;当他晋升为班长,又从连长那里看到统帅的显现;当他晋升为连长,又从营长那里看到统帅的展示。每个单位都显示出国王的地位,从班排连营到将帅总部,每一级别都是国王存在的一种反映。 如果统帅想给某个士兵布置一项任务,涉及整个军事系统,就会任命他为类似督察的职权,让他逐层观察从班长到最高指挥部的各个军队层级,了解各部门的运作。既使其考察各部门,也使各方认知特使。最后,统帅将召见他,与他交谈,赐他殊荣,颁发勋章以示嘉奖,最终使其迅速回归原地。 在以上的比喻中,我们要注意两点。君王如果不是无能的,如果他不掌握与物质权力相同的精神权力,那么他就不会任命将帅校尉作为他的代表,而是会亲自出现在各个地方,直接下达命令。从表面看,君王只是在某种帷幕的后面通过下属的口吻下达命令。根据传述,某些品级很高的贤哲就曾以不同的形象现身诸多领域,同时处理多项事务。通过这种比喻,我们领会到,那位“最高统帅”绝非无能之主,在每一个主权领域,所有的命令与裁决都是直接出自他的御令,遵照他的命令、意志和力量。 恰如这个比喻,真主的权能在各个领域被完美有序地贯彻执行。由于他的大能无所不及,在所有种类的存在中,在所有层级的被造中,从微小的原子到巨大的行星,从昆虫到高远的诸天,万事万物都完全服从和执行那位永恒主宰的绝对命令和安排,他是天地的主宰,他“说有就有”。在这些领域和层级,无论伟大还是渺小,无论特殊还是普遍,我们都能观察到清晰可见的“主宰领域”的迹象。每个领域、每个层级都有其独特的主权系统,并且彼此之间互相关联、互相照应。 要想了解整个宇宙的崇高目标和伟大成果,就要看到所有层次的不同崇拜职责;通过观察至尊主宰的主权和他辉煌的管理,了解什么是他所喜悦的;成为至尊主权的召唤者和使者,就要穿越所有这些层次和领域,行进于这些主权性的体系,直到抵达象征至尊主权的崇高阿尔什,进入“两弓之地”的极境。在那里觐见至尊至美的主宰。 这段旅程,这种穿越与觐见的过程,就是“登霄”(Mi‘râc)的真相。 正如普通人以想象的速度任凭理智遨游,每一位贤哲都能使心灵如闪电般巡游,每一位天使都能以其光体如灵魂般从至尊阿尔什和大地之间迅速飞行,乐园的居民也能以“布拉格”仙马的速度从审判场直升天堂,甚至跨越五百年的行程,同样,穆圣(愿主福安之)的身体和他升华的灵魂一起,一直升至崇高的阿尔什。他的身体是神圣灵魂的容器,他的灵魂具有光明的特性,比贤哲之心更精微,比天使和亡者的灵魂更轻盈,比星辰之体更优雅灵妙,必定会带着他的身体一同登霄而上。 (译自努尔斯《登霄》四)

Post image
Image
光明文选(Risalei Nur)
光明文选(Risalei Nur)
5/26/2025, 2:01:20 AM

信主认圣方识登霄 现在,我们考虑一下正在倾听的无神论者。他也许会说:“我既不信真主,也不认识先知(愿主福安之),我怎么可能相信登霄呢?” 对此,我们的回答如下: 既然宇宙和众生万有真实存在,其中显现出无数的行为和创造;既然有序的行为不可能没有行为者,一部优美的书籍必有作者,精美的锦绣离不开刺绣者,那么,充斥宇宙的有智慧的行为肯定有作者。随着季节变换,大地不断更新,周而复始为大地奇妙的锦绣与深奥的信息赋予意义的,必定有一位“刺绣者”和“作者”。 如果两个管理者管理同一件事,秩序就会混乱。而从昆虫的翅膀到天上的灯塔星辰,整个宇宙展现出绝对的有序与和谐,因此可以确信,天地的主宰独一无二。 由于万物存在体现的工艺与智慧都达到极致完美,这足以说明万物的创造者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是绝对大能的主宰。如果不是独一无二的主宰,那么每一个存在都必须拥有一个神明;而这些神明既互为对立,又互为类似,那么当前这个奇妙的宇宙秩序要保持不被破坏,是万万不可能的! 此外,身处不同层级的万事万物,其有序性服从性远远胜过一支整齐的军队。从日月星辰的运转,到杏花的开放,每一项安排都展现出令人赞叹的有序性和协调性。从绝对大能主宰赋予的标识、装饰到动作和职责,万物所展示的完美性,百万倍胜过一支严整的军队!因此,这个宇宙中隐藏着一位“绝对的主宰”,所有的存在都在遵循他的命令,服从他的意志。 这位绝对的主宰凭借其彰显的睿智行为,证明他是至尊的君王;他以所展示的恩惠证明自己是至仁至慈的养主;通过精美的工艺昭示他是钟爱自己作品的伟大艺术家;他通过美化和令人赞叹的艺术品吸引有意识的被造,使他们喜爱他的创造,彰显自己是至睿的造物主。通过他主权的智慧,他意欲那些有意识的被造领悟:创造中引人注目的美化意味着什么?万物的存在意味着什么?万物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 毫无疑问,这位睿智的统治者、全知的造物主必定会彰显他的主权。 既然他意欲通过他展现的恩惠、仁慈、精美的艺术品被那些有意识的被造所认识所喜爱,那么他必定从这些有意识者中选择一人,委任他为使者,向众生传达他的意旨,表明他所喜悦的事情。 既然如此,他会通过使者宣布自己的主权。为了展示他钟爱的被造,他会亲近他,赐他尊荣,将他擢升至他的御前,任命他为代言人;为了向其他有意识的被造传达他崇高的目标与宗旨,展示他自己的完美属性,他会任命一位导师;为了解释宇宙的神秘和隐藏其中的主权之谜,他任命一位解说员,讲解这些展现于众生眼前的精美艺术及其目的,以免一切存在毫无意义。他向众生昭示创造之美,为使这些精美的艺术不至于徒劳无益,他必将其中蕴含的奥义授予一位导师,指定他阐释其中的真谛。他会将其中一位升至所有有意识者之上的高位,将他的旨意传授给他,再由他传达给众人。 既然真相如此,既然智慧要求如此,那么最合适、最有资格履行这一职责的使者就是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由于他确实圆满地完成使命,履行了这些职责,他创建的伊斯兰世界、他所昭示的伊斯兰之光就是公正真实的明证。 因此这位尊贵的使者,必须要被擢升,让他穿越所有的存在境界,超越所有的被造,抵达崇高的境界,觐见万有的创造者,亲历一场无比神圣、全面玄奥的觐见。这正是“登霄”(Mi'râc)所揭示的真理。 (译自努尔斯《登霄》五)

Post image
❤️ 1
Image
光明文选(Risalei Nur)
光明文选(Risalei Nur)
5/27/2025, 1:57:28 AM

天上有天 或许你会想:“我不相信天界,也不相信天使。那我怎么相信一个人在天际旅行、会见天使?” 确实,像你这样的人,思想完全依赖于眼睛,眼睛也被蒙蔽,让你看见某些事物,要你信服真理,确实勉为其难。但是,真理是如此光辉灿烂,就连盲人也能看见。因此我们说: 众所周知,高空深处充满了“以太”,光、电、热等等精微的能量表明,空间确实存在某种微妙的事物。就像果实证明树木,花朵证明草地,谷穗证明耕地,鱼儿证明海洋,那些闪烁的星辰也必然证明它们的起源,它们存身的草地、耕地和海洋的存在是理智无法否认的事实。 既然我们头顶之上的世界有不同的形态和组织,在不同的状态下遵循不同的法则,那么作为这些法则之源的诸天(semâvât)也必然是多样的。就像人除了肉体之外还有理智、心灵、灵魂、想象、记忆等非物质的存在,同样,宇宙作为放大的“人”,作为产生“人类果实”的巨树,其中除了物质世界,也必然存在非物质世界。从地球世界直到乐园世界,每一个世界都有它所属的“天”。 至于天使,我们可以这样说: 在众多庞大的星球之中,地球是其中最微小、最混浊的行星。就在这个毫不起眼的星球上,却存在无数最宝贵、最光明的有生命、有意识的生物。和黑屋子般的地球相比较,那些被装饰得如精美宫殿般的星辰以及它们所在的星空,当然更适合成为无数种类繁多的有意识、有生命的天使与灵体的居所。 在《古兰经奇迹的彰显》(İşârâtü’l-İ’câz)》的注释中,根据经文: ﴿ ثُمَّ اسْتَوٰٓى اِلَى السَّمَٓاءِ فَسَوّٰيهُنَّ سَبْعَ سَمٰوَاتٍ ﴾ “复经营诸天,完成了七层天。”(2:29) 我们全面证明了诸天的存在及其多重性。在《箴言集》第二十九篇中,以“二二得四”般的论证证明了天使的存在。因此,我们认为这已足够,不再详细展开讨论。 (译自努尔斯《登霄》六)

Post image
❤️ 1
Image
光明文选(Risalei Nur)
光明文选(Risalei Nur)
5/28/2025, 2:34:18 AM

人体如何高速运行? 那些由以太质构成的,如电、光、热力、引力等精微流动之物的运作基础,以及圣训中所提示的“天空如层层被控制的波浪”,都说明天体和星辰的运行是有物质基础的。从银河系一直到最近的星体之间,存在七重不同状态与结构的层级。根据智慧与理性判断,每一个层级,从地球世界,到中世(Berzah),到模范世界(Misal),再到后世(Ahiret),每层都有其特定的类似穹顶的“天”。 我想你可能会问:“人类克服重重困难,即使乘坐飞机也只能升往几千米的高度,一个人的身体怎能在几分钟内穿越几千年的行程,去而复返?” 我们回答:根据你们的科学,像地球这样沉重的天体,在年复一年的自转中,每分钟大约运行188小时的行程,一年运行约两万五千年的行程。大能的造物主既然能使地球这样沉重的星体如投石器般轻松运转,难道不能把人送往天上的阿尔什吗?根据所谓的“太阳引力”法则,真主使地球如旋舞者那样围绕太阳运行,难道他不能以“仁慈引力”与“永恒之爱引力”将人闪电般带往仁慈的阿尔什吗? (译自努尔斯《登霄》七)

Post image
❤️ 1
Image
光明文选(Risalei Nur)
光明文选(Risalei Nur)
5/23/2025, 2:22:40 AM

圣品与贤品 登霄的真理包含四项原则。 第一条:登霄必要性的奥秘是什么? 第二:登霄的真相是什么? 第三:登霄的智慧是什么? 第四:“登霄 ”的果实和益处是什么? 第一项原则:登霄必要性的奥秘 有人问: 经云:大能的真主“比他的命脉还近于他。” (50:16)真主超越物质和空间,比任何事物都更接近万物。每一位贤哲都可在心灵与真主相会,那么为什么至圣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贤品必须经历如登霄那样漫长的旅程,才能实现每一位贤哲在内心实现的那种觐见呢? 回答:我们将通过两个比喻来帮助理解这个深奥的问题。这两个比喻源自《箴言集》第十二篇,其中涉及《古兰经》的奇迹和登霄的奥秘。 第一个比喻: 君王(与臣属)有两种相见和交流方式,以此方式发言指导。其一,针对个人事务,他与普通臣民私下通话,就像通过专线电话对话交流。其二,以至尊王权之名,以最高统帅之名,以普世统治者的尊严,通过钦差或与这些事务命令有关的专使交流,传达崇高君命,展示君王尊严。 “惟安拉具有至高的比拟。”(16:60),正如这个比喻,宇宙的创造者、天地万物的主宰、前无始后无终的君王也有两种交言和垂恩的方式。第一种是特殊私密的,另一种普遍全面。 登霄是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以贤品之道超越所有贤哲的方式,彰显普世性和崇高性。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通过尊名“众世界的主”和“万物的创造者”而荣幸受到大能真主的接见,直接向主祈求倾诉。 第二个比喻: 一个人手持镜子对着太阳,这面镜子凭其能量反射出光辉和七彩光,借此与太阳建立联系,与其交流。若他将这面反光的镜子转向自己黑暗的房间或屋顶下的小花园,就只能根据镜子的容量获得太阳的光辉,但不能直接从太阳的能量获益。 然而,第二个人放下镜子,直面太阳,看到太阳的辉煌,领会了太阳的伟大。他登上高山,无需任何遮蔽,直接与太阳相会,惊羡太阳王国的广阔。之后,他回家打开房屋或花园的大窗,为太阳打开通道,使阳光直接照射房屋花园,与真实的阳光交流,感激地赞美太阳: “美丽的太阳啊!你以光辉照亮大地,使百花盛开,让土地换新颜;你照亮温暖我的家园,就像你照明整个世界,温暖大地。” 然而,手拿镜子的人却不能这么说,因为镜中反射的太阳,其作用有限。 同样,万物所仰赖的永恒独一大能主宰的显现,也以两种方式映射于人类本质,其中蕴含无数层次。 第一种:通过内心之镜显示与真主建立的主仆联系。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禀赋、修行层次、对至尊美名与德性的显现,都会或多或少以不同的方式体验永恒太阳的光辉,或局部或普遍地展示与主交言倾诉的密切度。多数贤哲的层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在诸多至尊美名和德性的绿荫下实现。 第二种:由于人具有全面性,是宇宙之树上最有灵性的果实,故而可同时反映宇宙中显现的所有至尊的美名。于是,至尊真主通过彰显他的本然和所有尊名的最高层次,将其完美地显现于人类精神最卓越的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这就是登宵的奥秘。穆圣(愿主福安之)的贤品从而成为他先知使命的起点。 贤品是“映影”过程中的修行,如同第二个比喻中第一个人。而圣品则无“映影”的中介,直接对接至尊大能独一的本然,其情形如同比喻中的第二个人。登霄是至圣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贤品的最高奇迹,并因其达至最高境界而被转化为圣品的境界。 登霄的究里是贤品之道,是从被造到造物主御前的升华。登霄的外在是圣品之道,是从造物主到被造的垂恩。贤品是在接近真主的层次上进行的精神旅行,需要一定的时间,必须穿越许多等级。而先知使命如同太阳之光的爆发,只需一刹那,因为它基于“近主之显现”的奥秘。正因如此,有圣训说:“转瞬之间,他去而复返。” 现在,对处于听众席位上的无神论者,我们要说:“既然宇宙像一个井然有序的国家、宏伟的城市、华美的宫殿,那它必有一位至尊的所有者、伟大的主宰、全美的创造者。既然他的被造中确有这样一位伟人,他的血脉同那方世界、那片国土、那座城郭、那处宫阙紧密相连,他的目光遍览万物,与一切存在息息相通。那么,伟大的主宰当然会与视野广阔、意识全面、观察全宇宙的人类建立密切的联系,关注他们,向他们发出神圣的召唤。 既然从人祖阿丹(愿主赐他平安)以来,在所有蒙受圣缘的圣使中,至圣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凭着千种圣迹,教化半个地球五分之一的人类,照明和改变了宇宙的精神面貌。那么,作为体现至尊圣品的登霄,唯他最为相称,唯他最当契合。 (译自努尔斯《登霄》二)

Post image
Image
光明文选(Risalei Nur)
光明文选(Risalei Nur)
5/21/2025, 3:19:12 AM

穆圣的登霄 提示:“登霄”是与信仰的基本要素和信纲相关的命题,是建立于基本信条之后的成果,是从信仰之光中汲取能量的光辉。对于不接受信仰根本的无神论者,当然不能直接向其证明登霄的真相。因为,一个不承认真主、不了解圣人、不相信天使,甚至否认天际存在的人,无法向他讲述登霄。必须首先向其证明信仰的根本。 既然如此,我们就把讨论登霄课题的对象锁定在信士身上,他们对此因难以理解而心生疑惑,在讨论过程中,有时也会在顾及到作为旁听者的无神论者。关于登霄的部分真相,《箴言集》的其他篇章也有所提及。由于兄弟们反复要求,我们祈求真主祐助,将这些零散的光芒与登霄的真相和本质加以整合,将其一并展示,以全面反映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完美品德。 (译自努尔斯《登霄》)

Post image
Image
光明文选(Risalei Nur)
光明文选(Risalei Nur)
5/30/2025, 1:39:57 AM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你可能又说:“几分钟内穿越几千年旅程,这不可理喻。” 对此,我们的回答是:凭造物主的创造艺术,事物运动的速度千差万别。众所周知,声音、光、电、灵魂、想象的速度差别很大。根据科学观察,星辰的运动速度也各不相同,其差别之大令人为之惊叹。那么,在登霄过程中,纤细的身体如果以灵魂的速度迅速移动,这怎么会与理性相悖呢? 你在梦中十分钟,有时仿佛经历一年的人生状态。甚至如果把一分钟内的梦境及其中的所言所闻收集起来,将其在现实生活中重现,可能需要一整天甚至更多时间。所以,时间是相对的,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状态,时间的长短并非固定不变。一个人的一天可能是另一个人的一年。 让我们通过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为了测量人、炮弹、声音、光、电、灵魂和想象力的速度,让我们假设有这样一座钟,钟上有十根指针,第一根指针显示小时,第二根指针比时针长六十倍,在比时针大六十倍的圆周中显示分钟;第三根指针比分针长六十倍,在比分针宽六十倍的圆周内显示秒数;依此类推,如果时针的圆周和手表相当,那么第十根指针的运行的范围之大必定接近地球的公转圈,甚至更大。 设想两个人分别骑在不同的指针上:一人骑在时针上,另一人骑在第十个指针上。在同一时间内,二人所能见到的世界大不相同,一人看到的是方寸之地,另一人看到的是地球的公转轨道。 时间就像是运动的颜色、影带或轨迹,运动的规律同样适用于时间。所以,我们在一小时内所见的,只相当于那位骑在时针上的人的见识,生命的真实长度也仅止于此。 然而,那位骑在第十指针上的人所经历的,恰如骑上布拉格仙马的圣使穆罕默德 ﷺ,闪电般穿越所有可能存在的领域,目睹主权与神圣领域的奇迹,最终抵达必然存在的领域,觐见真主,见证至尊之美,接受神圣的使命,随后复返大地。这不只可能,而是确实发生了。 (译自努尔斯《登霄》九)

Post image
❤️ 1
Image
Link copied to clipboard!